在新能源时代创造的新风口上,中国汽车产品面向全球市场,正在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。而新时代机遇多,挑战也多,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均沿着电气化、智能化的主线前行,要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优势,势必就需要集聚多方力量做到“劲往一处使”,强强联合的模式,也就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常态。
据《汽车商评》了解,11月20日,中国头部“互联网大厂”华为联合造车“国家队”东风汽车,推出首个汽车央企与华为深度合作孕育的全新汽车品牌——奕境。

奕,代表着盛大光明的美好;境,是智慧的境界和空间。
这就是奕境品牌命名的内涵。
而在今天的中国市场,如果把每年2、3000万左右的新车销售规模视作“分子”,将各大车企视作“分母”,那么新能源汽车时代爆发以来不断涌现的新品牌,正在让这个“分母”的数字越来越大。在这种市场竞争极度激烈的态势下,作为新品牌诞生,即使建立在大厂强强联合的背景之下,要保持品牌的韧性,也势必需要做到一件事——塑造具备转化来自其他品牌用户的实力,打造能够留得住用户的体系。

恰好,以用户为中心,正是奕境作为新生品牌的核心理念。
在这种核心理念的延展下,奕境将自身的品牌使命确立为“为家庭用户造最好的车”,围绕用户需求,奕境将奉行安全至上原则,打造能够让用户开的安心的汽车产品,而以华为科技赋能,奕境将打造具备思想、能够学习以及具备持续进化能力的智慧生命体,让汽车进一步从过去纯粹的代步工具转型,向着对于家庭出行而言,更具情绪价值的“全场景智慧伙伴”进行升级。
当然,这样的产品优化,依然不能脱离用户需求,因此,在奕境的规划之中,共同塑造产品的除了华为乾崑,还有千千万万的用户,毕竟只有开放共创,将产品的主导权交给用户,才能真正打造出完美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汽车产品。

在这个时代,应对新能源时代的机遇与挑战,每个汽车品牌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“小伙伴”。但大多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,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,说的通俗点,就类似于“买家”与“卖家”,没有深度的沟通与交流、没有细致的磨合。
但若要将“强强联合”的模式发挥出更大作用,就需要更深度的合作模式。
事实上,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,早在2010年便已经展开了,从最初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,到2018年签署战略协议,再到2023年开启深度合作2.0版本,十余年间,双方的深度可做产出了丰硕成果,而本次奕境的诞生则正是长期合作水到渠成的“终极成果”,标志着合作双方在长期合作探索道路上,已经实现了互信互融。

或许正是有这份长久的“铺垫”,此次华为与东风汽车打造奕境品牌,并非简单的“你出硬件,我出系统”,而是双方人员联合办公,从产品定义、设计到研发、制造,全链条深度捆绑。
东风汽车与华为共同打造一个专门服务于奕境的团队,并投入上百亿的资金,做产品与技术的研发,不仅仅是华为科技,更是将华为全套IPD/IPMS运作机制、质量管控标准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经验赋能给奕境。再加上乾崑智驾、鸿蒙座舱、乾崑车控、车载光、车云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,将打造出拥有更高“含华量”,且能够和奕境品牌调性完美契合、拥有鲜明调性的汽车产品。

一方面是华为科技赋能,另一方面,东风汽车作为最具规模性的央企之一,累积用户基盘超6000万,56年造车底蕴赋能下,为奕境创造了先天性的品控优势。因此,从奕境诞生的这一刻起,相较于很多从零开始的品牌,无需反复尝试与验证,就能够梳理出一条契合用户需求,又适合自身品牌特性的高效发展之路,从而将“可靠”与“安全”刻入品牌DNA,为华为的前沿科技提供了一个最稳定、最可信赖的硬件载体,实现合作双方的“互惠共赢”。

写在最后:奕境的诞生,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“强强联合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深度,随着“造车国家队”与“互联网大厂”的深度融合,在这条长期信任铺就的合作道路上,让奕境从诞生之初就同时具备了科技的锐度与制造的厚度。这种具有创新价值的合作模式,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合作范本。